企业会员登陆  注册

个人会员登陆   注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新闻 >>新闻动态 >> 时事评论 >>正文
汽车尾气排放,眼不见为净?
2009-8-5

广州市环保局发布公告称今年1-6月,共有1203辆冒黑烟车被市民举报。其中,895辆市内公交车,竟占公交车总数的1/9。随后广州市交委表示被举报车辆将一律送检,检测合格后才能重新上路。昨日被曝光企业大喊冤枉,从三个方面质疑举报结果。记者调查发现公交车冒黑烟情况不像举报数字那么严重(昨日南方都市报)。

缘起车屁股后面的缕缕黑烟,环保局、市民、交委、公交公司、记者,最后加上评论新闻的网友,各路英雄各说各话,唇枪舌剑,情节起伏跌宕,原来看新闻也可以看出戏剧性来。只是没看出个究竟来,到底有多少车在冒黑烟?专家说目测的黑烟也不能作数,要经过仪器检测才能下定论。这话我相信,有些人的视力好,有些人的视力差,还有人色盲,标准不一。为了平息争议,能否设立流动检测站到各公交车站抽检公交车,为媒体记者提供直观又可靠的数据?环保局做好事要做到底。

汽车尾气,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尾气污染成分有很多,硫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颗粒物,哪个污染成分都不是善类。例如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谋杀了好些在车库里坐着车开空调“谈心”的异性干部。臭氧是哮喘和过敏症状的发病诱因。氮氧化物是灰霾罪魁,硫化物是酸雨的祸首。可吸入颗粒物只是污染之一,紧盯黑烟不计其余,是否遵循“眼不见为净”的逻辑?还是继续在为LPG改造造舆论?近两年柴油公交车大面积被LG P替换,冒黑烟的公交车仍然有,不过的确比前些年少了很多。

虽然我也很厌恶黑烟,但平心而论黑烟污染其实最好防御,出门戴个口罩就行了。若嫌口罩有碍观瞻,或许可以戴“隐性口罩”——— 往鼻孔里面塞两根过滤嘴。即便被污染了,垂死了,还能开胸验肺控诉一下。那些看不见的污染,却唯有承受,想举报都难,谁说得清喘气是因为肥胖、衰老还是污染?唯一可资安慰的是各级领导和城中富商,与我们呼吸的空气品质是一样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于是解决有望。

尽管公交车污染比小客车严重,但人均一下,公交车还算环保交通工具。要解决公交车尾气污染问题,电动化是比较好的选择。相对小客车而言,公交车具有路线固定的特点。让人费解的是公交电车日渐萎缩,为了地下管线可以不断将道路开膛破肚,为无轨电车空中架设电线不比铺设地下管线更折腾人吧。连开辟专用车道的BRT系统都没有考虑电动驱动,很让人怀疑决策时不够集思广益。

不过发电和电池也存在污染,电力驱动是把污染从城市转移到乡下去了。污染最小的还是生物能源,最基本的生物能源动力不是燃料酒精汽车,而是我们的双腿。城里做不到劈柴喂马周游天下,但可以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把自行车和步行者的便利性放在首要位置。例如路太宽不方便路人横穿,与其在道路中间建绿化带,不如增建供市民和路人休憩的小公园。景观大道愉悦乘车者,但往往是扼杀城市人气的穿心剑,华而不实,那是专供视察领导或者游客们欣赏的。

城市的人性化体现在细节里。与其坐等举报,城市管理者们不如出门用双脚走一走,亲自感受一下市民节能环保生活的艰辛程度,皇帝还微服私访呢。

[发表/查看评论]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资料,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单位:湖北移风网络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热线:0713-7013416  广告发布咨询:0713-7013416
Copyright 2009-20015  移风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