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陆  注册

个人会员登陆   注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房产 >>房产信息 >> 人物专访 >>正文
荣智健:孤单谢幕
2009-9-27

 

4月8日下午6时20分,荣智健的座驾驶出他奋斗了20多年的香港中信大厦,在闪烁不停的闪光灯下,67岁的老人一如既往的平和。直到车子开了很远,他才回头看了一下。爱女荣明方、长子荣明杰还在这栋大厦里,但荣家还能否将中信泰富这艘航母控制得如臂使指?

这位中国硕果仅存的上世纪真正贵族,离去的身影有些孤单。一如外界所料,4月9日中信泰富(0267.HK)股价开盘狂涨,中午收报涨13.41%。

荣智健失去了什么

中信泰富与荣智健无疑都有着深厚的时代烙印。

从股权结构上看,这毫无疑问是一家红筹国企。但自上市起直到2009年4月8日前,他的实际掌控人却是公司第二股东荣氏。荣家低调、优雅、神秘,充满了贵族气质。骑马、高尔夫、狩猎,曾接触过荣家的英国皇室很容易就能与其找到共通点。但香港政经界对荣家的共识却是:北京乃至香港政商界人脉最广、关系经营最深的家族。即使“特首”想从侧面与中央沟通,渠道通常都是荣智健。

凭借着深厚的背景,荣智健长袖善舞。“公私分明、公私混合、共同投资、共同发展,”与大股东中信集团若即若离,这是中信泰富独特的经营方式。

从1992年开始,荣智健一直吸纳中信泰富的股票,期望完全控制这家紫筹股(红筹加蓝筹等于紫,又有紫气东来之意)。他曾略带委屈地对香港媒体表示:“那时候中信香港集团成立以后,总公司调拨给我们3000万美元的开办费,这3000万美元我早就还了,我还交给了总公司110亿港币现金。”可是每当公司遭遇危机之时,他又常常是直飞北京求援。1998年如此,2008年亦如此。

但一切也许已在4月8日戛然而止。

荣智健的替代者是常振明,常是中信集团的老臣子,德高望重,声名甚佳。他早年曾是中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后调任建行行长,2006年他又回到了中信集团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有意思的是当时他已经担任了中信泰富董事一职。

老早以前,在中信泰富内部员工眼中,常振明是“皇上”派来的“巡检使”,而且很可能随身携带“诏书”,刹那间就可变身为有生杀予夺大权的“钦差大臣”。这并非毫无理由的推测。2006年从建行回来后,常振明就接到了一个任务,为总值8000亿元的中信集团谋求海外上市。分析人士认为,中信泰富如果可以为大股东完全控制,这就是一个现成的平台。

此次常振明接手中信泰富,投资界之所以击掌叫好,就是因为荣智健的离去也意味着大股东的登台。而常振明极有可能重新利用中信泰富,以吸收并购等方式装入中信集团的资产。其实,早在2008年10月28日,中信集团已经调派人手到中信泰富“协助财务工作”。

有趣的是,接任荣智健掌控的中信泰富后,常振明并不从中信泰富领取薪金,而是像公司其他执行董事一样,收取每年15万港元的董事袍金。有评论认为,由此可见常振明的根基依然还在北京,有意无意间,已完全成为大股东的代言人。

诡异的投机

究竟为何荣智健会失去苦心经营多年的公司控制权,大家都清楚。衍生品投资巨亏的事前前后后已经谈论了半年,但还是没有人能把它说清楚。因为整个错误太低级了,低级得有些诡异。

“他们是运用错了衍生工具。”荷兰银行金融衍生品专家何启聪表示,其实不用何启聪这等专家,就是普通证券分析员都会发现,这种衍生工具根本不是在对冲而是在对赌,而且对赌双方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据说中信泰富买入外汇金融衍生产品,是为了对冲投资澳洲矿业一个涉及16亿澳元矿业项目的外汇风险。但在这次投资上,中信泰富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4倍多。公司与香港数家银行签订了金额巨大的澳元杠杆式远期合约,与欧元兑美元(1.3169,0.0008,0.06%)、澳元兑美元(0.7194,0.0009,0.13%)汇率挂钩,实际上是做空美元、做多澳元。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但仔细去读中信泰富衍生产品条款,会发现很不平等的地方,其中包括澳元和欧元两个货币,最终是以币值较低的一个币种结算,这使得他们的风险无法得到控制。如果澳元汇率不能升到公司与银行事先约定的水平,中信泰富必须定期购入大笔澳元,直到澳元汇率上升到有关水平为止。

“愿意签订这样的合约,简直就像是红了眼的赌徒,把老婆也压在赌桌上。”一位跟踪研究中信泰富多年的分析员说,该公司在历史上有不少以小博大的投资,但有这种不顾后果的投机的确少见。

果然澳元大跌,中信泰富最高合约浮亏达147亿港元。如果主要控股股东中信集团不是提供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最终在2008年12月,中信泰富以亏损91.55亿港元的代价结束了这场诡异的投机。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些小公司,甚至国内一些小的上市公司还是有可能的,因为他们不熟悉国际投资市场的游戏规则。但发生在中信泰富这种在国际市场博弈多年的紫筹股上,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上述分析员表示,中信泰富的财务部门里有十几名国际名牌财经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而且不少高材生有投资公司的实操经验,“他们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风险”。

更诡异的交易

事后荣智健召开记者招待会称,对于这项投资他事先并不知情,是财务部门绕过他所做的决定,而财务部门的两位负责人也最早被“问责”。但外界对于这种解释不太认同,基本认为两人只是“代罪羊”。而后荣智健在财务部门任职的女儿荣明方也被免职。

如果只是女儿少不更事,那也罢了,但老辣的荣智健在此事上又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2008年10月21日,香港民主党主席兼立法会议员何俊仁在记者会上表示,中信泰富早于9月7日,已获悉该公司因进行杠杆外汇买卖合约导致巨额亏损,但董事局一直未向公众披露,直到一个半月后,公司市值损失过半时才作公布。该公司股价9月5日报收于24.9港元,其后股价逐步跌至14.52港元。

更有甚者,中信泰富巨额亏损的消息可能早于公告提前透露,而事先获取信息的内幕人士提前沽空,获取暴利。证据之一是澳元大跌以来,中信泰富的沽空规模忽然急剧上涨,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几倍。巨亏事件公布后,股价最低跌至3.66元,沽空者获利众多。其后有传言直指荣家正是此间获利者,消息传出后,荣智健主动增持股份。但外界随即质疑,2008年荣智健一直在增持公司股份,但在9月5日停止,而两天后,公司巨亏的消息在小圈子内传出。

正是这一系列的异常交易让这件巨亏事件更加复杂,荣家在沉船前再捞一把?各种猜测纷至沓来。2008年香港证监会首先介入调查,继而到了2009年4月3日,香港警方高调到中信泰富搜查文件。此时,外界已经解读为警方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人证、物证。否则以国资委直属中信集团子公司的身份,警方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年故事

警方介入后,荣智健已经避无可避。究竟失去了什么,最清楚的恐怕还是他本人。中信集团替荣智健结束“巨亏事件”后,大股东在中信泰富的持股量由29.44%增至57.56%,荣智健持股量则由19.08%摊薄至11.48%。

在辞职信中,荣智健表示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个现实,本人觉得退位让贤对公司最为有利”。语句中不乏落寞,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

“荣智健还有翻身的可能吗?”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不下十次这样的反问。让行家看好荣智健的是他过往30年的“隐忍”与“张狂”。

上世纪50年代末,当全中国还处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着极大反差的年代,16岁的他开着一部敞篷跑车,呼朋唤友,斗狗喝酒。父亲荣毅仁对这家中唯一的儿子非常看重,亲书了“稳、忍”二字赠之。荣公子也逐渐开了窍,大学毕业后在白山黑水间隐忍了8年,抬路轨、搬大石。

1978年,已经36岁的他毅然奔赴香港,凭借世家子弟在海外的人脉,以及早已磨练出来的平和外表。荣智健用父亲解放前存在香港的600万港元起家,四五年间身家滚动到4800万美元。

1986年,荣智健加入父亲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中信香港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以其国内接受教育,国际商场打滚的魄力,荣智健得到了中央的认同,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利与支持。

1986年至1996年,香港人喜欢用“收购香港”来形容荣智健。十年间,几乎每次他都是以小博大,几乎每次他都获得中央的支持。1987年趁香港股灾,他收购了国泰航空。1990年又收购了港龙航空,同年又成为香港电讯第二大股东。1991年用铁腕手段,荣智健以40亿元资金收购了资产值70多亿元的恒昌企业。

中信集团前董事长王军是已故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之子,他是这样评价这位部下的:他做任何大的事情都会告诉我,我也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干预,他在生意上的眼光很好,所以他的建议我很少会不同意的。

但在1996年,两人首次短兵相接。那年的冬天,荣智健只身飞赴北京,在北京长安街的中信大厦与王军单独会谈。春风得意的他想要走出与中信集团分家的第一步。在所有人眼中,王军与他父亲一样,刚毅不屈,据说当时中信集团内部高层没有人相信王军会同意荣智健的请求。但结果就是如此,以荣智健为首的中信泰富管理层获得了25%的股权,而荣氏也一跃成为中信泰富第二大股东。

“听说当时荣智健动用了很多高层关系。”知情者事后表示,他巧妙地利用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背景,表示放股管理层,可以体现中央对香港的灵活态度,展示一个认同世界规则的中国政府。这是他最为成功的一次战例。

时至今日,王军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依然表示,我不知道究竟有没有做错。

春风得意马蹄疾,荣智健决定放手大干,从1996年到1998年两年间,中信泰富的商业帝国版图辽阔,从房地产、贸易到隧道再到民航、发电,包罗万象。但人算不如天算,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信泰富不仅主营业务受到威胁,股票在二级市场更是风雨飘摇。股价如果大跌,用以获得数百亿贷款的质押股票会被“斩仓”还债。而无质押的债务也会被催逼,荣智健再度飞赴北京……最后,还是来自中央的大批资金帮他渡过了那次难关,他也依然保持着中信泰富二股东的地位。

然而,十年后的这道坎,他再也迈不过了。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虽然荣家第四代已经在中信泰富里安根,虽然荣智健依然在股东会上有足够的影响。但在大股东绝对控股权面前,这些多少显得有些无力。

红色贵族的幕布已经落下。(龙飞)

[发表/查看评论]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资料,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单位:湖北移风网络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热线:0713-7013416  广告发布咨询:0713-7013416
Copyright 2009-20015  移风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